蓝鲸财经-流水线式“制造”医院,爱尔眼科4年建了200所,现在它想要1000所( 二 )

但2014年之后,好像忽然被打开了“任督二脉”的爱尔眼科让投资者大吃一惊,它用“瑞幸咖啡”般的速度迅速在全球把点位扩张到了近300个,一下子把行业预期拉到了顶峰,更可怕的是,它像一个庞大的工厂,用流水线式的思维批量化地生产着一家又一家的医院,而且看上去它还有足够多的办法让每一家医院都快速盈利。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十倍杠杆撬动百亿资金,十年时间扩张300家门店

2009年,爱尔眼科作为“眼科医疗上市第一股”IPO成功。据蓝鲸产经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间,爱尔眼科通过自有资金或在股票市场公开募集资金来新建新医院或者收购医院,平均每年新增7家眼科医院,营收从6.06亿元上涨至19.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4%。

与之匹配的是行业的倍数级增长。广证恒生的研报指出,2009年至2016年这8年间,眼科医疗的市场规模从286亿元增长至882亿元。实际上,爱尔眼科从那时起便已经奠定了龙头地位。

但真正促使爱尔眼科产生质变的是资本。2014年,爱尔眼科“摒弃”了之前自筹自建的扩张模式,走上了杠杆并购之路。它先后参加设立了7家产业并购基金和机构,据蓝鲸产经采访人员统计,多作为LP(有限合伙人)参与的爱尔眼科仅仅用了11.88亿的自有资金,就撬动了162亿的资金规模。到2017年,不到三年时间,爱尔眼科通过基金并购的眼科医院超过120家,平均每年40家,是之前速度的十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