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毁于“庞大”:中国4S店之王正在破产( 八 )

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3月,庞大集团总共发生20起减持计划,涉及高管13人,除少数为“偿还银行贷款外”,其余减持理由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在车企划清界限、高管纷纷减持、资金源几近枯竭的情况下,庞庆华的卖地构想,被一纸破产重整彻底击碎。

金融创新双刃剑

完成改制的庞大集团,如何在短短10年内成为汽销龙头,销售网点的大量扩充并不是全部原因。

1999年,庞大集团前身冀东机电“发明”了庞庆华口中“引以为傲”的消费信贷创新产品“冀东模式”,即庞大为购买人提供担保,加速银行车贷的审核和放款速度。

招股书显示,2010年庞大集团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53%,而消费信贷担保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6%。这一销售策略,是其营收规模壮大的重要推手之一。

上市后,庞大集团营收增速放缓,开始连续亏损,消费信贷步伐却进一步加快,庞庆华开始大手笔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利用融资租赁公司筹资购买车辆,再通过买主以租金方式分期付款来促进销售。财报显示,2012年,庞大集团仅应收个人购车客户垫款就达到22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