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绿洲”,求变的微博,该如何说服“吃瓜”的群众( 九 )

据刺猬公社的消息,截至2018年6月,已经有超过2500万商家入驻Instagram,约有71%的美国商家都有Instagram账号,Instagram在2018年的总收入超过60亿,并计划在2019年达到140亿。

Facebook在Instagram上的成功给了微博很大的刺激,微博推出“绿洲”很难说不是要复制Facebook的成功经验。

实际上,除了营收上的突破外,微博如果能够将“绿洲”做好,使其生于微博而又区别于微博,对于微博平台本身的用户体验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近几年迫于营收和变现的压力,微博中的广告越来越多,各种杂乱的信息充斥其中,广告、热门微博和正常微博交错在一起,限流、僵尸粉、自动关注和垃圾私信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人们发现,微博已经从一个社交平台逐渐变为一个追星的工具和围观八卦的地方,很少有人再愿意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绿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微博上商业化和用户体验的平衡。微博可以通过减少商业化痕迹不断改善用户体验,留住庞大用户群并向“绿洲”导流,而“绿洲”可以负责微博的商业变现部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