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首次亮灯,“三体”建筑在临港揭开神秘面纱( 二 )

建设团队将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应用于上海天文馆工程项目管理,囊括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幕墙采用阳极氧化铝板等多种材料,实现了建筑设计效果。他们还运用多项节能技术,让上海天文馆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三星标识认证。

“上海天文馆堪称一台巨型天文仪器,能跟踪地球、月球、太阳的运行路径。”忻歌说,当光影与场馆地面上的特定标记重合时,就意味着元宵节、中秋节、冬至、夏至等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到来,让公众对天文历法有更直观的了解。

上海天文馆首次亮灯,“三体”建筑在临港揭开神秘面纱

图3/4

顶级仪器带观众探索宇宙

目前,上海天文馆已进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设阶段。为打造国际顶级天文馆,展示团队在项目开工时,就开始研究展示工程关键技术。历时一年多形成的整体规划设计,包括空间功能规划和环境氛围设计、展品展项设计初步设计、公众教育体系规划、智慧场馆规划等专项设计。

根据设计方案,天文馆的太阳塔可让观众在白天对太阳进行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光学设备看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让观众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球、行星和深空天体。天象厅将配备全球最先进的光学天象仪,它能投射出高精度的模拟星空,配上各种背景音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星空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