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的资本市场:没有被低估过的企业成不了真巨头( 六 )

谷歌CEO拉里·佩奇无奈吐露心声:“硅谷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将目光放在那些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上。”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找准方向就能走出谷底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通过变革走出低谷?

以微软为例,人们曾怀疑微软走不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光环,使微软股价长期处于增长停滞的状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同如今的百度一样,因错失移动互联网的机遇,股价变得一蹶不振。微软收购诺基亚、生产Windows Phone、开拓社交业务等都以失败告终,pc核心业务又面临增长困境,因此,微软一度被判“死刑”,“微软已死,有事烧纸”“微软走向穷途末路”等负面报道铺天盖地。

然而,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领导了微软的转型,将利刃砍向既有产品和利益格局。他放弃了鸡肋的Windows Phone业务,并大刀阔斧地进行组织架构变革。2014年,微软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其中大部分来自微软收购的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

纳德拉在面向微软员工的首封公开信中,强调公司组织文化的转变,这场变革对外表现为开放、合作,对内则表现为“刷新”,使命先行,重视企业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