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支付、ETC、刷脸支付,你分得清吗?( 四 )

车宁指出目前可能影响到刷脸支付场景拓展的两个客观现实,“一是,出现整容的情况比较多,俗称换脸,它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二是,脸部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也是大家比较重视的生物特征。因此,刷脸支付还能不能做到更加精细,甚至还能不能大规模去应用,这在合规上确实存在很大疑虑。”

刷脸引发的话题,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前不久陌陌“ZAO事件”,大家在“体验、拥抱”热情之中还包含着警惕。

事实上,包括工行在内,对刷脸支付也是出言谨慎的。据工行总行网络金融部相关人士的情况介绍,“‘无感支付’这个产品体系在我们总行层面目前没有加‘刷脸’功能。后续是否纳入刷脸,我们明确后会对外说明的”。

多家银行布局、无感支付落地两年,节奏是否偏慢?

在银行代表队中,工行并非第一家无感支付参与者,而且无感支付至今也走过了两年的时间。

公开信息显示,在2017年9月,深圳机场停车场首开将停车场车牌识别技术与银行卡捆绑的“无感支付”服务,银联、农行、建行、民生等金融机构曾相继加入其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