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水到怒海:方舟编译器如何影响技术世界?( 二 )

“方舟”一词 , 乍一听似乎有着浓浓的“救世”意味 。 或许是因为那些古老的人类文明都发源于江河流域之中 , 使得很多民族都有着关于洪水灭世的传说 , 而不同民族也有应对洪水的不同方式 。 如果说治水的概念意味着人与自然间坚忍不拔的持久抗衡 , 那么方舟的概念则意味着重新建立秩序的渴望——携带上生命之种 , 去塑造一个新的世界 。

今天我们想讨论的问题 , 就是方舟编译器是否也可以像诺亚方舟一样 , 在技术世界中建立起新的秩序?

滴水:发现方舟

在故事的开始 , 我们首先要看看这艘意在重建秩序的方舟究竟是如何建成 。

在最近于北京举办的首场方舟编译器开源技术沙龙中 , 方舟编译器架构师完整的介绍了方舟编译器的来时路 。

虽然方舟编译器在近年以来才进入大众视野 , 但实际上华为第一个编译团队成立于2009年 , 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 。 当然 , 编译团队刚刚成立时并不是为了解决安卓问题 , 而是发觉了无线基站领域因对于性能要求高 , 高效代码只能手写汇编的问题 。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后端编译器的推出 , 让DSP可以更好地发挥信号接收、转换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