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水到怒海:方舟编译器如何影响技术世界?( 四 )

Fred Chow在论文中讨论了究竟什么样中间表示(IR)是更优越的 , 对于IR的关注 , 让方舟团队意识到 , 是否可以有一种统一的IR , 既支持多种语言的表示 , 又能支持后端多种芯片代码指定生成?

最终历经三年的时间 , 方舟编译器降临世间 , 其将Java/C/C++等混合代码一次编译成机器码直接越过编译器在终端运行的革命性理念 , 彻底告别了编译器造成的资源消耗 , 对安卓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极大的提升 。

至此方舟建成 , 才有了重建秩序的底气 。

路标:方舟开源的技术贡献与技术使命

如果对华为有所了解的读者一定知道 , 华为对于安卓系统的深度优化其实由来已久 , 例如在EMUI 5.0版本中 , 华为就已经通过更换安卓原生的文件系统来解决安卓碎片化文件冗余的问题 。 但方舟编译器之所以被赋予重建技术世界秩序的希望 , 是因为它的意义远不止提升安卓系统运行效率 。 或者说 , 帮助安卓应用加速 , 只是方舟编译器帮助开发者在华为平台上展现出的第一重价值 。

而第二重“方舟价值” , 来自于一个自方舟编译器出现伊始就不断被提及的词汇——开源 。 这意味着方舟编译器想要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厂商的软件能力承载 , 而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 从这一次开源技术沙龙中 , 我们也能找到一些方舟编译器前行的“路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