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国字号招牌 安徽蚌埠谋求老工业城的“文化超车"( 二 )

公共文化建设让市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同时,蚌埠的公共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原先是口头上重视,现在变成了行动上的自觉,各部门现在都积极地支持蚌埠的公共文化建设。”蚌埠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袁政这样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2018年,蚌埠市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比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蚌埠市提出了配套实施的“六个工程”,并积极引导全民共创共享。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蚌埠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设施陈旧、功能落后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袁政告诉采访人员,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上,蚌埠的历史欠账还是显而易见的。针对这样的现实,蚌埠提出了“补短强基”的方针,加大对老旧场馆的改造、提升和扩建的力度,不断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袁政表示,目前蚌埠市已基本形成了“城市一刻钟、农村半小时”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了居民看书有去处、演戏有舞台、活动有场所。“硬件补齐了,服务我们也没落下。围绕促进市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蚌埠培育了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老百姓参与的热情高涨!”袁政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