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解读苹果发布会:创新与野心在于“iPhone即服务”( 九 )

现有的证据有力地表明,iPhone 在中国的需求是非常有弹性的:如果 iPhone 更便宜,苹果卖得更多。如果价格更贵,苹果卖得更少。

当然,这并不奇怪,至少对于商品来说是这样的。苹果公司在中国的问题是:iPhone 在中国的差异化程度,比其他地方要低,这使得它对新设计和价格等因素比其他地方更敏感。

正如我指出的那样,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关于大宗商品的争论是我上面提到的“足够好”论点的一个变种:尽管苹果不一定需要担心中国以外的 iPhone 用户转向 Android,但是他们正在与已经拥有的 iPhone 竞争,而且正如 XR 所证明的那样,他们会拥有新的更便宜的手机。

不过,这没关系,这也是苹果真正成为一家服务型公司的最后一步,不仅在财务业绩方面,而且在战略思维方面。

更多的手机销售,无论价格如何,都意味着有更多的长期服务收入(还有可穿戴设备的收入)。

苹果关于服务业务的新发布

苹果的两项与服务相关的发布,也是追求这一战略的证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