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进入“中年危机”,是否后继无力?( 三 )

业绩陷入“中年危机”

中报披露前,蒙牛乳业(02319.HK)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但中报披露第二日,蒙牛乳业却领跌港股蓝筹股,盘中一度深跌近9%,全日下跌5.83%收于31.50港元,这也是蒙牛近一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在营收方面,数据显示,2016-2018年,蒙牛分别实现营收537.79亿元、601.56亿元以及689.77亿元,伊利分别实现营收606.09亿元、680.58亿元以及789.7亿元。

对于蒙牛而言,业绩虽持续增长,但相较于同行伊利而言,营收业绩基数小,在两者均增长的态势下,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

据蒙牛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蒙牛乳业有息负债率22.18%,有息负债达到147.43亿。一方面,由于内部对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短缺,净利润留存不多,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外部资金作为经营支撑,使得有息负债率提升;另一方面,渠道拓展受限,由于蒙牛管理层变动频繁,集团长期发展战略难以落地,致使渠道商信心不足,不愿为企业垫钱铺货或拉长账期。

据2019年最新财报显示,蒙牛主要业务液态奶的收入为331.09亿元(占总收入83.1%),同比增长14.4%,营业利润率为5.4%(同比持平)。从目前蒙牛的增长速度来看,距离其2020年实现营收千亿的目标,中间仍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今年7月1日,蒙牛以41亿价格卖掉了君乐宝51%股权,要知道,2018年,君乐宝为蒙牛贡献了100亿元营收和3亿多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蒙牛通过兜售君乐宝获得经营现金流,却丧失了一支稳健型优质资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