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是收割市场,还是自我救赎?

继共享单车涨价之后,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细分领域——共享充电宝近日也悄然涨价。

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模式相似,共享充电宝企业早期也是通过烧钱,以极低的价格快速扩张实现跑马圈地。

然而,资本退潮之后,共享经济进入寒冬,不少相关企业黯然离场。

共享充电宝却是个例外,经过大浪淘沙,头部企业低调实现了盈利。

此次悄然涨价的背后,是价格的理性回归,还是迫于成本压力被动涨价?

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是收割市场,还是自我救赎?

共享充电宝告别“1元时代”

只要花一两块钱,就能把手机电量充满。

跟随共享经济风靡起来的共享充电宝由此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出门在外手机电量不够时,扫码借个共享充电宝就能让手机电池“不罢工”。

然而,最近市场上不少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有网友称,原本1元/小时的租金,现在已普遍上涨为2元/小时和1.5元半小时,4-5元/小时、封顶20元/24小时和封顶30元/24小时的价格最为常见,部分城市还出现了6元/小时和8元/小时的价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