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七 )

销售软件以外的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现实中的服务,如拼车、租赁或是内容)的问题是,公司需要用相对低很多的利润,来覆盖与软件公司一样高的成本。换句话说,它们的销售成本很高(不论是否以利润表来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并不关心利润表会是怎样,它们觉得在Uber上消费10美元,或是在Spotify上花掉10美元,与它们在Stratechery上用10美元订阅是同一回事。不同的是,Uber得到了2.5美元,Spotify会得到4美元。而我,通过Stratechery得到了9.5美元。

把我作为例子可能会比较极端,但关键在于我不需要扩大规模来负担我的工作成本,因为我的利润率很高。相比之下,Uber和Spotify需要以远大于同等收入的纯软件公司的规模,才能获得与之相同的利润。

我们知道,由于缺少网络效应,消费者规模越大,获得一个边际客户的难度也就越大。公司规模越大,获客成本就越高,将进一步摊薄利润。换句话说,低利润率有更高的风险会进入负反馈循环。

与纯软件公司相比,它们必须要扩展更大规模,才能负担获客成本和固定支出。但是扩大规模的过程又会增加他们的获客成本(可能固定支出也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