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嗡嗡惹人烦,蚊子在人类世界还扮演了什么角色?( 五 )

最后,Winegard看待蚊子的角度也值得注意。他单纯地从人类角度去审视蚊子,将它描绘成人类的敌人,在自然界中别无它用。他大胆地论断,约3000种蚊子的存在除了作为我们的“终极天敌”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说法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

不过,他在《蚊子》中的主要观点还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建立在可靠的学术和科研成果之上的。打从智人摒弃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开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抗衡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随着我们砍伐森林、耕种田地、改变环境,我们也创造了蚊子滋生的温床。更确切地说,Winegard认为当我们用武力分割地球,在沼泽地中投放大型军队时,我们也为蚊子传播疾病提供了理想条件。他讲得很对,在人类改造地球的过程中,我们也帮助蚊子实现了物种多样性,帮助它们适应环境并繁盛兴旺。

蚊子吸取我们的血液为食,却还给我们它们携带的各种微生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反击。在这个意义上,这确实是一场我们与蚊子之间的战争,从耗资几十亿美元的抗击蚊媒疾病的全球卫生运动(经费主要来自履行国际协议的富裕国家以及盖茨基金会一类的捐赠机构),到很多人在自家后院喷洒的杀虫剂都是我们的反击方式。蚊子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还不具备控制它们的能力。Winegard在这个问题上的郑重呼唤,将对蚊子的研究和打击行动的严肃性提高到了应有的程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