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二 )

上海医药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医药工业、分销以及零售。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以及保健品等,主要聚焦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心血管、全身性抗感染、精神神经等治疗领域。公司的分销业务位列全国前三,品牌连锁零售药房超过2,000家,包括华氏大药房、雷允上连锁药房、国风大药房等。

在A股上市的所有生物医药企业中,上海医药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的营收排在全行业第一,且大幅领先于后面几位。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从2019年中报披露的营收构成来看,分销业务的营收规模达到了801.94亿,占比最大。其次分别为工业、零售业务。但是,由于分销业务毛利率最低,只有约6.67%,因此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至14.35%。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销售费用攀升,拖累利润增长

近年来,受“两票制”改革、“4+7”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影响,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受到了一些冲击。对于上海医药来说,作为一家2015年以来营收超过千亿的企业,公司近些年的发展并不算慢,营收增速基本保持在14%以上(除了2017年),由2015年1,055.17亿上升至2018年1,590.84亿,复合增速为14.6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