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五 )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会计准则规定,商誉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如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的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减值损失。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医药已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98亿。其中,2018年对Zeus Investment Limited及下属子公司的减值金额就达到了3.6亿。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频频增持,医药流通巨头是否迎来拐点?

翻查公告发现,上海医药关于Zeus Investment Limited及下属子公司的商誉形成于2016年对澳大利亚营养品公司Vitaco的收购,当时形成商誉约10亿。后来,上海医药称由于Vitaco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制于政府对保健品的审评限制,导致只能通过跨境电商和代购方式实现交易,最终使得业务规模出现下滑、业绩下降并计提商誉减值。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上海医药收购的公司未来由于各种原因再次出现商誉减值,则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同期的利润水平。投资者需要注意相应的风险。(CJ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