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或威胁人体“脑黄金”摄取( 二 )

那些鱼产量较大、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如格陵兰、挪威、智利和新西兰),其居民或依旧能摄入每日推荐量(100mg)的DHA。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到2100年,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将从DHA摄入量有富余变成摄入量无法达到推荐的最低值。

Colombo、Rodgers及其同事表示:“根据我们的模型,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DHA可用量在接下来的80年内减少10%到58%。受DHA产量下降影响最大的是弱势群体和发育阶段的人类(如胚胎期和婴儿期),另外可能受影响的还包括肉食性哺乳动物,尤其是极地的肉食性哺乳动物。”

为了预测全球每一个联合国渔区的DHA年产量,作者使用了“我们身边的海洋”这一项目的数据库。这一项目提供重组的渔业数据,以帮助评估捕鱼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升温情况则是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概述的全球变暖情景预测的。

Colombo、Rodgers及其同事表示:“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淡水渔区DHA产量的下降比海水渔区更明显,原因是淡水水域预测到的温度上升幅度大于海洋。因此DHA可用量的下降可能对部分区域影响更大,尤其是非洲内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