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话”通信 | 闵士权:天上一颗星,人间几十载(14)

第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于1994年11月30日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卫星测控。星箭分离后,卫星运行40多天,经多次变轨,进入了漂移轨道。但因卫星推进剂泄漏,卫星未能定点投入正常运行。

第二颗“东方红三号”卫星于1997年5月12日发射,5月20日16时定点于预定的轨道位置东经 125 度。卫星定点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新建的测控站和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新建的北京测控管理站进行在轨测试。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后,于1998年8月12日在北京进行卫星轨道交付仪式。它标志着“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由卫星研制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交付给卫星经营方-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经营和管理。

第二颗卫星进入试运行后,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就积极安排各种业务,于1998年初正式开始商业服务,主要用于电话、传真、数据传输、VSAT网、电视等业务,服务对象遍布全国各地。为中国人民的生活、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外交活动、政治活动等各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对推进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任务完成,到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任务完成,再到中国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任务完成,这些划时代、标志性的卫星发展,谱写出中国“东方红”卫星系列早期发展历史。在此期间,共历时三十余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书写了中国“东方红”卫星系列光辉发展的初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