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高质量发展不能丢了制造业( 二 )

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极低的生产成本、充足的资源、庞大的市场,中国很快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而在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到今天,中国制造业投资占全球超过1/3,其中,有22个工业产品大类中的7大类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20种工业品产品居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投资和利润均出现了持续下滑,到2019年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仅增长4.4个百分点,较7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出现大幅下滑,占比(占GDP比重)从1999年的45.4%下降到2018年的40.7%。特别是,随着成本逐年上升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过去几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向外转移的迹象,企业向泰国、越南的国家转移趋势明显。

近年来制造业投资下滑

中国制造业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制造业成本上升造成投资收益率分化。日益上涨的高成本导致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趋弱,推动资源和资本流出低回报率的制造业,流入高回报率的房地产业、金融业。这种“脱实向虚”的趋势使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不再且持续下行,更因为“金融机构的自我信用扩张”导致了金融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