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眼里的咖啡消费品类逻辑( 二 )

但是,大部分生意都在水面下。过去两年,瑞幸吸引了最多的注意力,但是它所属的现磨咖啡市场尽管在快速增长,仍然只占中国咖啡市场的 15-20%。相对不起眼的速溶咖啡,依然占据 60-70% 的市场份额。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拆解咖啡行业在中国的真实消费图景,以及其中什么样的创新才有机会。此外,我们也试图从咖啡看消费品品类筛选逻辑。

中国咖啡行业消费地图

咖啡的消费场景,包括购买方式和价格带,在消费品行业中是最多样和丰富的。

按价格划分,中国整个咖啡市场的消费地图大约是:如果你想花一块钱喝咖啡,就是雀巢三合一。如果想花 5-10 元喝咖啡,那就选择升级版速溶产品,比如三顿半。

如果想花 10-15 元喝一杯咖啡,不考虑各种促销活动,包括全家、7-11 等便利店提供的现磨及即饮咖啡产品,火过一段时间的自助咖啡机、办公胶囊机也在这个类别中。如果想花 15-20 元喝一杯咖啡[1],你还可以选择麦当劳咖啡。

在 20 元-30 元这个价格区间,主要有连咖啡、瑞幸。瑞幸原价超过 20,通过打折和拼单等推广,单杯的实际收入含运费可能略高于 10 元。在一线城市也出现了比瑞幸更强调咖啡品质的精品咖啡小店,价格在 20 出头。再往上走,星巴克在 30-40 元的区域中。还有一些精品高端咖啡连锁店,定价高于 40 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