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巨大,难点众多,智慧农业之路该怎么走?( 四 )

阿里巴巴在上海云栖大会上发布了阿里云ET农业大脑,宣布已将各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等农业领域。

百度与雷沃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农机智慧化展开合作,用 AI 赋能农机制造,共同解决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难题。

传统农业有着诸多发展问题,人力成本、交通物流、信息交流等都制约着新农业的发展,而这些都可以通过AI化的手段来解决,产业融合AI是必然趋势。阿里、京东、网易等已经在深耕。各企业加速竞争AI与农业的结合发展,会大大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生态链的建设与完善。

AI农业发展的难点

尽管农业领域也已经开始讨论ABCD(A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B是区块链:BlockChain;C是云计算:Cloud;D是大数据:BigData),但在实际的布局过程中,依然面临种种挑战。比如数据链的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AI人才的培养、市场教育等等,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

不同于工业标准化,农业生产面临众多不同模式,每一种作物、动物的生活环境、生长习性都不尽相同,而且体量庞大、结构混乱,形成规模化运作是一大难题。只有当农业进入标准化阶段时,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等等,形成有效数据采集和积累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