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巨大,难点众多,智慧农业之路该怎么走?( 五 )

但长久以来,中国国情下的小农经济模式导致土地分化严重,几乎难以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因此,想要推动AI农业,背后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投入非常高。

另外,技术与农业结合,需要技术企业和从业人员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而且农业的日常工作地点多数较为偏僻,脏又累的工作环境与较低的生活水准,远不及都市里的办公环境,高精尖人才招人是AI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本身的教育程度偏低,日常生产很大程度有赖于经验之谈。农业科技想要进行有效转化,如何更好地进行应用也有诸多阻力。这些都成为智能农业发展的阻碍。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看到诸多人工智能公司如旷视科技、极链科技、依图科技等在垂直领域应用发展,也看到各大巨头在AI技术应用上的布局。AI全面渗透进入了各行各业。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产量、提升品质、提升食品安全,势在必行。

根据研究公司MarketandMarkets的数据,2018年农业市场的AI价值为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6亿美元,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5%。虽然就目前来看,AI农业才开启落地步伐,还在初步阶段。但随着AI技术进步和市场教育,未来我国的农业将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迎来全新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