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二 )

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泰山庙的大殿是当年新四军司令部作战课的所在地,军部无线电台架设在大殿西侧,是新四军作战指挥的神经中枢。三张方桌,数张木凳,电台陈列根据新四军老兵的回忆布置。为了保障无线电台全天有人值守,作战课在墙角处放置了三张草垫,新四军通信兵轮班工作,日常起居就集中在十几平方米的小空间内,新四军通信兵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艰苦奋战的。

人与文件共存亡

庞振岭是盐城电信的老员工,出身红色通信家庭,一家三代都是通信人。他的父亲庞耀是山东战邮总局的政治交通员,负责党的机要文件传递。在庞大爷家中,采访人员看到了厚厚一摞资料,记载着庞耀的战邮生涯。

“我父亲是战邮英雄,这就是我父亲的工作,人在文件在,人与文件共存亡。”

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1941年,庞耀被部队派到滨海区五地委干校学习,未结业又被调到山东分局接受交通训练,期满后就开始跑交通。他曾先后在江苏赣榆县委担任交通干事和交通股长,负责全县范围的党内秘密交通。1942年,庞耀被抽调到山东战邮总局交通科,负责晋冀鲁豫边区的长途交通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