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四 )

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据庞振岭回忆,父亲庞耀在世时曾说:“1945年2月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山东战邮总局全省劳模大会召开,我被光荣地评选为‘山东战邮英雄’。这是党给我的极大荣誉。”

通起来 快起来 牛起来

曾经的盐城,通信事业长期滞后。盐城响水镇拨往上海的电话两天打不通,老百姓戏称:响水一大怪,电话没有汽车快。

原盐城邮电局局长周立忠对此深有体会,他年轻时曾在响水镇邮电局供职。“过去的响水一穷二白,道不平,灯不明,水不清,通信事业更是落后。为了能让老百姓打通电话,1965年年底,我带着18位同事下地架电杆。一根水泥电杆高7米,沉得很,每根电杆要挖四五十厘米深的坑。”电杆架起来了,电话打通了,但盐城的通信水平仍十分落后,通往南京的长途电话还是“四来四去”半自动,只能满足8人同时通话。

经过通信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盐城通信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宽带网领域,盐城电信的光宽带已实现城乡全覆盖,在江苏沿海率先建成千兆光网城市,在苏北地区首先开通国际互联网通信专用通道,为盐城市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要素性技术支撑。在移动通信方面,盐城电信率先完成省公司4G建设任务,完成2806个扇区的专项优化,覆盖优良率达95.85%。同时,盐城电信率先实现NB-IoT全覆盖、深覆盖,2018年3月正式实现基于NB-IoT的新一代物联网商用,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