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盐城丨红色盐城的通信变迁( 三 )

在庞耀的口述记录中,采访人员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43年7月,庞耀和战友去冀鲁豫边区送信,一夜跑了120多里,到达津浦铁路西边时,天已放亮。日军清乡,庞耀刚走出村长家门不远,就隐隐看见村边已出现敌人,便趁乱钻进路旁的谷地。敌人很狡猾,采用“拉网式”先将村子包围起来,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向里搜索。

庞耀见此情况,料想一时难以逃脱,就先把文件埋起来,然后沿庄稼地慢慢往前爬,猛一抬头看去,不远处的地头就是一个唱戏用的土台子,边上有两棵大柳树,台子上有一个持枪站岗的鬼子。庞耀趴在地里不敢再动了,因为谷子矮又很密,稍一动就会引起谷子晃动,很容易被鬼子发现。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到了中午,太阳从头顶直射下来,谷子地变成了大蒸笼,闷得人喘不过气。鬼子在这里站了一天,庞耀也在地里趴了一天,直到晚上土台上的哨兵撤了,他才舒了口气。

一整天滴水未进,庞耀的体力消耗严重,浑身像海绵一样,怎么也站不起来,只好慢慢往前爬。爬到一口水井边,庞耀一口气喝了个饱。随后,他返回谷子地挖出文件并与战友会合。由于行程严重落后,庞耀和战友顾不上休息,即刻向目的地阳谷县出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