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凉了,公共自行车暖了?( 三 )

“共享单车的出现推动了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完善。”李武强举例说,“比如公共自行车过去在杭州只能刷卡租车,现在加快了发展手机线上租车的步伐,目前80%以上的公共自行车已经实现手机扫码租还车;过去很多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会在深夜停运,而现在基本都已经改成24小时运营。”

采访人员了解到,在一些公共自行车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入驻的共享单车企业也在向当地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积极“取经”,借鉴有效做法,甚至探讨向其购买运维服务。

更具代表性的是,无论共享单车还是公共自行车,都在探索应用无桩电子围栏技术。目前,北京多个城区已开始对共享单车试行电子围栏技术,租骑共享单车需“入栏结算”:共享单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的,按普通价格计费结算;在指定区域外随意停放的,将被增收“调度费”。有业内人士称此举有望破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困局。

南昌市在去年底建成并投用了600多个无桩电子围栏公共自行车站点,可与原“有桩”公共自行车站点实现“通借通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期还车难问题。据悉,目前已有共享单车品牌成功接入这些电子围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