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凉了,公共自行车暖了?( 四 )

两“车”形成合力还需政府定好规矩

受访专家认为,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各自存在的问题,都会在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未来两者将形成共存、互补、融合的发展态势。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当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制定规则,统筹安排,使其合力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环,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虽然目前共享单车热潮退去,但并不代表它失去了生命力。”长期关注共享单车的互联网专栏作家孟永辉认为,过去共享单车过于依赖资本力量,并没有完成上下游产业链闭环,没有形成好的商业模式,现在进入行业调整期也是必然,未来随着科技的应用和市场不断发育完善,困扰共享单车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解决。

王红权认为,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公交项目,公共自行车有着显著的公益性、民生性。在公共自行车租骑量全国居首的太原市,租用免费率平均达到98.86%,使用群体以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中老年人为主。“公共自行车在技术和服务上可以向共享单车借鉴,但公共自行车让利于民、普惠民生的特性是共享单车难以替代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赵一新认为,无论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倡导人们绿色出行,都应当提倡,未来将形成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共存、并行、互补、融合的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