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丨滴滴开放平台落地武汉,安全问题还是头上一把刀( 二 )

另外,滴滴的开放平台上除了接入B2C模式的车企,未来还会有小的出行服务商。据界面此前报道,滴滴也和斑马快跑等多家出行服务商完成谈判,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的开放平台将向第三方抽取每单10%以上的佣金。5月份,在成都地区,滴滴打车就已经接入了“秒走打车”平台。

除了滴滴,聚合运力的模式也是美团、高德和哈啰在网约车上发力的方向。美团打车的聚合模式4月份在上海、南京率先上线后,已经接入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出行等流量、单量较大的出行平台,5月,美团打车的“聚合模式”已经在近20个城市试点。而高德也已经往前走了一步。8月份,高德上线了SaaS平台,让区域内的小运力提供商“拎包入住”,比如那些没有App的出租车公司。

另一个问题是,此次滴滴的开放平台显示,客服、安全保障需求由出行服务提供方负责,这虽然分担了平台的安全压力,但事实是,车企、小出行服务商的出行安全经验并不丰富。类似的,《美团打车服务协议》也显示:乘客通过美团打车与出行服务商达成的运输服务协议,系由出行服务商或出租者经营者履行并承担责任。

聚合模式还是新事物,方便了用户的同时,平台和服务商之间的安全责任和后续事故的处理方式也还悬而未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