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核聚变、碳捕捉……最有可能帮助拯救地球的10项技术( 六 )

2018年 , 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实现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 , 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 , 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

2019年6月 , 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的全面工程安装拉开序幕 。 这一装置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 , 等离子体温度将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 。

此外 , 据最新消息 ,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子输运设计与安全评价软件系统SuperMC“超级蒙卡”通过欧洲核聚变示范堆的适用性测评 。 该软件被推荐作为欧洲聚变联盟(EUROfusion)核聚变示范堆的核设计软件 。

3.碳捕捉

空气中太多的二氧化碳太多正在让地球变暖 。 如果我们能捕捉并隔离碳排放 , 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将带来怎样的作用?

碳捕捉与储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 CC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 , 在未来几十年里将对环境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 根据CCS协会的界定 , 捕捉技术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之一来分离发电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燃烧前捕捉、燃烧后捕捉和富氧燃料捕捉 。 随后 , 被捕捉的碳通过管道输送并储存在地下很深的岩层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