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运动叫做删除社交媒体( 七 )

有趣的是 , 及时且强大的刺激往往是用来描述硬核瘾品的 , 比如往往有影视作品会反映出吸毒者使用毒品后的癫狂状态 , 抽烟者对于描述点燃一支烟能够迅速平复心情等等 。 但是想想有着“快乐肥宅水”之称的可乐 , 从入口到打嗝到血糖升高带来的愉悦 , 其效用也是迅速而显著 。 一个能时刻关注你并及时给与积极正面反馈(表扬、赞赏)的行为动作 , 想不上瘾都很难吧?

  • 这种刺激不费吹灰之力

社交媒体有一宗罪过经常被提起 , 就是促使“宅”文化的迅速提升 。 “御宅族”(OTAKU)起源于日文 , 诞生年代是平成发达的ACG时代 。 以往有很多心理学家将宅人群定义为回避型人格 , 我倒是有额外看法——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的成瘾人群 。

瘾品带来的刺激不费吹灰之力 , 请不要理解错误 , 不要把获得瘾品的艰辛(必须明确所有的硬核瘾品都是非法的 , 获取它们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和刺激行为本身联系起来 。 抽大麻和抽烟一样 , 所需要的动作是点火 。 吃甜食只要动动嘴巴 。 宅文化所普遍喜欢的ACG能带来的感官刺激也很简单——只需要你看、沉浸其中即可 。 也就是说 , 瘾品都是让大脑松弛、停止工作的 。 经常习惯于不动脑子 , 难免脑袋跟不上节拍 。 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瘾品都能让大脑退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