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创业板首例,达志科技卖壳存两大疑问( 八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如果说上市前,公司靠内生成长难有跨越式的发展,尚可理解,那么IPO后,有了资本助力,在融资1.76亿元后,达志科技业绩不进反退,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上市前的业绩表现一直持续到公司上市后。2016年-2018年,达志科技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貌似上升至4800万元-5500万元的区间。

然而,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公司的业绩却是节节下降的,三年分别为4058.90万元、3815.75万元和3023.21万元。

主营遭遇瓶颈,公司业绩最大一部分增量却是来自理财的投资收益。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理财投资收益分别为553.29万元、1013.55万元、1702.54万元和899.68万元。其中不少是IPO募资理财所得。

达志科技上市时募集资金1.76亿元,欲投入大亚湾生产基地一期和研发中心两个项目,但三年过去了,项目进展均未过半。

在上市第一年的不到半年时间里,达志科技募投金额近7000万元,募投进度便已完成了38%;第二年进度大幅放缓,当年投入1300余万元,募投进度至45.7%;第三年更是几无进展,仅投入了百余万元,进度46%;2019年上半年,实控人满心思想着马上解禁套现,项目进展依然很慢,只投入了172.57万元,进度刚过4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