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寻路中国:微博快手的种草社区,与Ins隔着多少个小红书( 八 )

此前,就社区产品的角逐于今年上半年抵达高潮。B站、宝宝树、虎扑等社区产品在内都拿到了新一轮融资。圈层时代,消费趋向和消费行为都日趋细分,这使得社区的变现可能性加大。手办、炒鞋背后就分别站着B站所代表的泛二次元文化和虎扑的直男文化。和ins孵化Fenty beauty等品牌类似,小红书也曾交出过自己的答卷。例如对于完美日记和资生堂这些瞄准新媒体营销的美妆品牌而言,不是将营销渠道放在了小红书,就是将品牌的全孵化过程交给了小红书。

社区也可能是互联网最后一个可以深度介入或挖掘存量的产品。豆瓣、B站都曾被诟病“守着金矿哭穷”。就连Instagram本身也才在去年开始大规模商业化,且仍以广告为主要的变现方式。但手握流量的巨头们以资金改变了这一局面,于巨头而言,它们要的就是全场景覆盖的流量抓取,再最终将用户完全沉淀成属于自己的数字资产。

尽管绿洲的尝试在目前看来暂时告一段落,但中国版的ins似乎更有可能被这个工具化和模块化的故事所替代。毕竟,ins风所代表的流行与美,在更大程度上表露为一种对用户心智的占领。而就在下架期间,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小红书的日活跃用户数在7月31日当天以2577万的日活达到历史新高,除此以外,淘宝上也涌现出小红书应用的代下载服务,截止目前销量已经破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