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网络提出者的新观点:企业成败分析都是马后炮( 三 )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得分低的小组来说,得分高的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自己的团队更具凝聚力,表现更加积极。然而被试者不知道,研究人员的评分是随机的,高分或低分与实际情况并无关系。这一结果说明了,不是导致结果的“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人们对结果的评估,而是观察到的“结果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过程的评估。

而从外界对于思科公司的评价的变化,也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末期,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是硅谷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该公司成立于互联网时代刚刚兴起时,并在2000年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财富》杂志曾称其为“计算机世界的新兴巨鳄”,并盛赞其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是“信息时代的最佳CEO”。

好景不长,2001年,思科公司的股价暴跌,从顶峰时期的80美元跌至14美元。原来不遗余力称赞它的商业媒体和分析师开始痛斥其战略、执行力和领导力的失败。而到了2007年,思科的股价又涨回33美元,此时,该公司仍由钱伯斯领导。

“尖子生”、“反面教材”或是“浪子回头”,思科的起起落落总能被外界用不同的故事,看似合理地来解释。“成功的公司往往被认为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强大的领导力和良好的执行力,而表现不佳的公司则被认为存在战略错误、领导力差或执行力弱的缺点”,瓦茨认为,这是常识思维带来的误区,使人们产生了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