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经济人物|哈啰出行李开逐:哈啰三岁 可解两轮之困( 四 )

“大家刚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不是特别清楚,所以一些头部企业浪费了很多资源在追求投放和市场占比上,后面发现其实是不可持续的。”李开逐表示,共享单车在短期内是看谁增长得快,而从长期来说,还是要靠运营效率。

经过3年的耕耘,共享单车市场从泡沫到冷却,哈啰单车反而成为大浪淘沙后的一匹黑马。据李开逐介绍,算上购买、折旧、运营等所有成本,哈啰单车在成都已经实现盈利。而在全国,哈啰单车大概有一百多个城市能够做到不亏损或者略有盈利。

当共享单车的盈利能力被外界不断质疑的时候,为什么哈啰单车还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确实值得分析。“一方面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在干毛巾里拧出水’的生意,对运营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李开逐表示,技术是哈啰单车提升运营能力的主要支撑。

拿单车运维来说,在哈啰出行的技术历程里,已经从用技术帮忙找车、看调度热点的1.0,升级为用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来预测每个地方的需求,包括判断用户报障可信度、兼职人员工作计件等,已经全部实现技术化,以此实现精细运营、提升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