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价格、抢落地订单,2019年地图厂商“圈地”自动驾驶( 三 )

对于高精度地图厂商来说,获得甲级测绘资质是能否实现商业化的第一要素。但手握“船票”之后,抢先拿到落地订单才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分析认为,2019~2020年是高精度地图落地关键时间窗口,订单将持续释放。

根据目前各大车企公布的自动驾驶规划及产业调研,2021年或是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元年。按照车企提前两年采购地图的惯例,高精度地图订单将于2019~2020年落地,新订单的持续释放将成为高精度地图厂商股价的催化剂。

今年初,四维图新与宝马在自动驾驶方向联手,签署了面向L3+自动驾驶系统的自动驾驶地图订单,据悉2021年配备四维图新自动驾驶地图的BMW iNEXT将正式问世。而百度系的长地万方拿下与长城汽车的订单,高德地图则拿下与通用凯迪拉克和吉利汽车的订单。无疑2019年成为高精度地图订单密集落地的一年。

量产背后的挑战

市场前景的确诱人,但高精地图的大规模商用仍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是如何降低高精度地图的量产成本。高精度地图投入的高成本集中于前期制图的设备购买和采集工作。现阶段高精度地图的制作还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水平,人工的数据标定依然占据重要成分,导致量产成本高昂,而且生产成本随着精度的上升而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