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价格、抢落地订单,2019年地图厂商“圈地”自动驾驶( 四 )

从技术路线来看,各家的打法也有所不同。百度更偏向于提供自动驾驶整套解决方案,在车辆上安装激光陀螺仪、定位设备、各种传感器设备等,用传感器探测技术来增加精度,但研发投入也比较高。

高德则发起价格战,宣布将以“成本价”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每辆车每年使用费用不超过100元,其技术路径主要是依靠稍微低精度的传感器+高精度的地图与定位。

四维图新与高德地图路径相似,采取“高精地图+AI”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今年6月,四维图新以搭载4个16线激光雷达、2个长距毫米波雷达和1个自主研发视觉感知算法的单目摄像头的低成本、轻量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拿到北京市自动驾驶路测T3级牌照。据透露,这一解决方案成本大约是友商的二分之一。

程鹏认为,目前各家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都不一样,有些重度依赖激光雷达、有些重度依赖视觉,现阶段多传感器和多种技术路径互为冗余,可以减少误差,但也要考虑成本问题,十万的车花一百万装传感器,是消化不了的,所以一定有一个逐渐从高端到中低端量产的路径。

“传统产品可以说AI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但在自动驾驶领域里,没有AI根本不行。”程鹏表示。他认为,如今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等,以往一个季度才发一个版本,有三个月的时间调整传感器,现在变成了毫秒,没有AI的地图精度出不来、更新频率上不来、公路安全级别就达不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