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估值回归是大趋势,高端制造将走向融合( 六 )

此外我们有股权加债权,包括海外基金、技术合作基金推动他们逐步升级,我们希望做成一个闭环,孵化器、办公楼的闭环,跟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共渡风雨。

刘璐:这个话题国内已经讨论很多年了,随便网上一查,工业、基础材料、加工工艺、电控系统各个环节都是短板。但是我觉得考虑这个事,我们把时间维度拉得在长一些,有一个领域很好做对标——基础设施隧道桥梁领域。中国强在与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能力,不断通过解决一个一个现实应用的问题,自上而下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在改进、升级、迭代。包括工业减速机,今天看有一些标的一年十万套的量,很快被下游的需求带动起来,这个是我们补短板的过程,一定是解决过程中我做出最合适的产品,并不是对标国外技术最牛的,而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我们投资的逻辑还是得益于海尔的基础,就是土壤。有这样的平台在,我们看到一些还不错的,做先进制造会第一时间带到我们的板块联合做开发和测试。一方面通过产业的资源帮助我们完善这个企业的尽调,另一方面一旦投了以后无缝衔接,这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投资的一个起点。

回报周期长,不宜“控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