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回归生意本质,“共享”二字已失去意义( 三 )

此外 , 除了共享单车 , 共享充电宝跟共享雨伞也开启了涨价模式 。 简而言之 , \"活着\"是共享企业最大也是最迫切的诉求 。

对于涨价 , 有些用户表示理解 , 有些用户则表示不能接受 。 但不管如何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适度涨价 , 让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更好反映成本 , 既能过滤掉补贴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 , 也能剔除一些无效需求 , 有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

但在共享企业集体涨价的背后 , 我们是否也该思考 , 当初共享经济遍地开花之时 , 从来不缺资本 , 而如今当资本大潮纷纷退去后 , 这\"一地鸡毛\"又该由谁来出面收拾呢?事实上 , 出问题的并不是资本市场 , 也不是这些退场的共享企业 , 而是整个市场环境 。

不断涨价的共享经济背后 , 从\"烧钱到续命\"!

几年前 ,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大踏步前进 , 共享经济模式逐渐成为新的创业热潮 。 而共享经济本身是租赁服务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延伸 , 其模式本身有着不小的想象空间 。 而当一件新事物出现时 , 总有人群会争相去模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