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陵石刻中解读武则天的帝王心( 四 )

反观乾陵 , 陵寝位于整个陵园的北面 , 内城四面开门 , 由南而北设三道门 , 陵园石刻群分布在中轴线两旁 , 我们基本可以断定 , 这不可能是一种巧合 , 而是严格按照帝王的旨意安排的 。

如此看来 , 内城和陵寝象征的是宫城;第二、三道门之间 , 外城之内陈列着的石刻群 , 象征着长安城内百官衙署的所在地——皇城;南面第一道门外 , 皇室人物和文武官吏的陪葬墓群 , 则象征着唐长安城的外郭城 。

如此严密的城防体系 , 还体现在守卫类石刻的占比上 。

从石刻群的组合上分析 , 整个石刻群有113件 , 其中属于守卫陵墓一类的石刻有30件 , 包含石狮8件 , 鸵鸟2件 , 直阁将军像20件 , 约占37.66% , 也就是石刻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 显然这是在强调严密防卫地下宫殿的重要性 。

这种居高临下 , 防卫严密的平面布局 , 正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 。 虽然武则天执政期间 , 迁都洛阳 , 但显然 , 长安城的建制 , 才更符合她对权力把控的理解 , 再加上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理念 , 于地下建造一座长安城 , 也就不奇怪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