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陵石刻中解读武则天的帝王心( 六 )

除此之外 , 从乾陵石刻中所选的动物来看 , 依旧可以看到中外交流的痕迹 , 而且这种交流 , 已经深入唐人的骨髓里 。

在乾陵神道的最前端 , 有一对雄踞神道两侧 , 昂首对视的石雕天马 , 它们被中外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具力量感的石马!它们的头高高扬起 , 眼睛炯炯有神 , 俾睨一切而傲视八方 , 它们的颈部非常粗壮 , 胸部已夸张成圆形 , 似乎一遇号令 , 它们就会势如流星闪电 , 驰骋在这梁山之巅 。 天马的造型来自西方 , 当时 , 唐朝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良马 , 而这些外来良马的形象 , 就像乾陵中的天马这般雄健壮美 。

在乾陵的神道前部 , 本该是瑞兽朱雀的位置 , 却代之以一对来自非洲的鸵鸟 。 它们用高浮雕的形式刻成 , 逼真生动 , 姿态优美而刚健 。 朱雀是神鸟 , 但鸵鸟却是凡鸟 , 而且来自“蛮夷番邦” 。 这种现象 , 正是唐朝人认识世界、与外部世界交往的见证 , 也是唐朝人开放包容的直接体现 。 与此相似的 , 还有神道尽头的蹲狮 , 同样来自国外 , 并且从乾陵开始 , 取代了传统的老虎形象 , 成为宫殿、衙署和陵墓的主要装饰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