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陵石刻中解读武则天的帝王心( 五 )

昭昭有唐 , 天俾万国

众人皆知 ,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 , 李治死于弘道元年(公元683年) ,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葬于乾陵 。 据《唐六典·尚书礼部》记载 , 唐高宗的葬礼举行时 , 有六十一个友好国家的使节和兄弟民族的首领前来参加 。

那次葬礼是唐代中外友好往来和国内民族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 ,

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外交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1

葬礼之后 , 武则天为了“张大夸示来世” , 遂将中外六十一番王像刻石立于乾陵 , 以示纪念 。 在这些人像的背后 , 还刻有他们的名字 , 因年代久远 , 目前尚能看清的仅有7个 , 如“木俱罕国王斯陀勒”“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等 。 “九天阖闾开宫殿 , 万国衣冠拜冕旒” , 大唐王朝的繁盛与包容 , 想必从这六十一番臣像中 , 就可以窥见一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