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女性更容易受影响?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拖延症。明明要写报告,打开电脑,却一不小心各种摸鱼无法自拔。明明计划好今天要做的事情,不想动弹,只能明天再说。

经常自愿(找借口)推迟完成某些任务的行为,被人们戏称为“拖延症”,词源来自拉丁语“procrastinare”,本意就是“明天再做”。

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女性更容易受影响?

时间在拖延中匆匆流逝 | UnSplash

中国古人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明日歌》写给拖延症患者: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首诗歌还被编入当代小学课本,勉励娃娃们“今(an)日(shi)事(jiao)今(zuo)日(ye)毕”。

确实,别说孩子,就算成年人,都很难逃过拖延症的魔咒。“下次一定不拖沓!”也成了许多人的日常fla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