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风靡中国的五笔输入法,为何会败给拼音?网友:我太难了( 三 )

直到1983年 , 一位叫王永民的河南科委委员 , 花了5年时间开发了一种汉字笔画输入法 , 即后来的五笔输入法 。 当时新华社还称“其重要性不亚于活字印刷” 。 2018年 , 王永民被评为“100名杰出贡献者” , 并获得表彰 。

五笔输入法的出现解决了汉字输入法的问题 , 于是很快便在国内流行起来 。 20世纪90年代 , 五笔学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 各种课程、辅导书层出不穷 。 五笔输入法可以说给文员、银行职员、会计等岗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其实 , 当时也有拼音输入法 。

1995年 , 微软推出了北京大学朱寿涛教授发明的智能ABC输入法 。 但是输入法不太好用 。 打一个字需要翻好几页 , 就速度而言 , 无法与五笔输入相媲美 , 因此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 , 五笔输入法碾压其他输入法 。

然而 , 进入21世纪后 , 五笔输入法迅速衰落 , 特别是2006年搜狗输入法的诞生 , 加速了五笔输入法的淘汰 。 现在 , 年轻人很少用五笔 。 对于00后而言 , 可能都没听说过 。 至于被淘汰的原因 , 很简单 , 一是因为搜狗拼音输入法的出现 , 二是太难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