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下电子烟不容乐观( 二 )

电子烟何以这几年发展如此迅猛?是因为电子烟企业提出的概念是“替代传统烟草,提供更为安全、对人体危害程度更小的产品”。以中国为例,烟民数量早已超过3亿,这意味着,如果这一概念成立,就会有更多的烟民基于身体健康的考量,从传统烟草转向电子烟,这将带来巨大的蓝海市场。

目前,中国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电子烟,这意味着中国电子烟企业不仅能够覆盖本国,还大规模输出海外。正是看到其中的想象空间,电子烟被誉为下一个市值万亿的风口行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资本加速流入。做锤子手机失败的罗永浩宣布要进军电子烟行业;披着“Uber年轻女高管创业”光环的悦刻,号称已成为国内电子烟企业老大;不久前刚获得4000万美元融资的雪加电子烟则宣布,将与某连锁酒店品牌合作,在全国110多座城市的千余家酒店中推广其电子烟。一时间,电子烟似乎“处处点火、遍地冒烟”。

但是,电子烟是否真能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外研究表明,电子烟同样存在二手烟危害,含有的尼古丁、芳香剂及其他化学添加剂均有害健康,世卫组织也早已明确电子烟有害健康。负面信息持续传出,动摇着电子烟赖以发展的市场基础,由此带来两大后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电子烟采取从严监管的态度,电子烟的政策风险骤然放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