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下电子烟不容乐观( 三 )

如果电子烟对人体的影响与传统烟草类似,对于烟民而言,就没有了从传统烟草转换为电子烟的必要,这将导致电子烟市场目标客户的全面萎缩。对于看重未来成长性和营收的资本而言,这是最需要考量的因素。

从目前多家电子烟企业频频融资和发布新品的动作看,企业显然希望抓紧“国标”及各地监管之前的市场宽松窗口,尽可能抢占市场份额。也有部分资本仍然看好电子烟的市场前景,或者说是对未来政策口径不会过于严厉有所期待,愿意继续下注这盘赌局。

电子烟市场还能火多久,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疯狂融资的电子烟企业能抢在监管大锤落地之前,让更多的烟民成为自家产品的忠实用户吗?其次,“国标”以及计划中的立法对电子烟的管理力度是否如国外一样严厉,将决定着接下来的市场通道能否容纳下这么多企业。最后,资本不是雷锋,投资必须有回报,目前利润率超过50%的电子烟行业未来如果因以上因素导致销量下滑乃至亏损,资本能给予多大的耐心?

监管收紧之下的电子烟还能火多久?在我看来不容乐观。除非电子烟行业能研制出可以消除现有问题、真正做到让烟民可以减少身体损害的产品,并且接受权威机构的长期检验,这需要漫长的周期。否则,随着机构和用户形成电子烟并不健康的认知,并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拒绝,这一行业将迎来凛冽的寒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