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哭房女"向呦呦鹿鸣索要经济补偿 呦呦鹿鸣回应(13)

为什么这么多人针对我呢?说到底,不过是我的文章传播量大一点,然后得到了一些赞赏。正如“哭房女”在大群里说呦呦鹿鸣“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花一点笔墨,认真谈谈这个事。

我建议,朋友们不要惦记这个赞赏。我的朋友圈有五千多人,我经常在朋友圈公布流量收入,没什么不可见人的,但现在不是对圈外公布的时机。因为这个金额非常少,远远比我去干其他任何一件事情的收入都来得少,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去做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比今天的经济状况要好很多。现在,中国的环境是,媒体集体性失语,在很多问题上不发声也就算了,对一些底层小人物的疾苦,也因为精英心态,而天然地缺乏关心。我看不下去,所以,选择“只为苍生说人话”。我也希望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然后,有一天,可以告诉大家,为底层民生说话,也可以很富裕、很强大、有前途,而不是穷困潦倒、担惊受怕、朝不保夕,这样,鼓励更多的人放下担忧,来为小人物说话。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世界需要平衡,舆论生态也需要。我在呦呦鹿鸣坚持公共写作,已经有6年了。过去五年多,没有开赞赏功能,没有一分钱收入,有没有赞赏,这些年我都写下来了。最近半年多,开了赞赏,并且越来越重视它。我家里的长辈曾经嘲笑我:你看你,好不容易从福建一路读书工作,到了北京首都,以前,好歹也是一个有点身份的人,现在,天天写作,太底层了,图什么?不上道啊,还开个赞赏,和街上叫花子拿个碗要钱有多大区别?我说,千万别这么讲,这是我准确感知读者反应的一个渠道,是心和心的交流。文以载道,赞赏得多,说明这篇文章“人人心中有,笔下无”,说出大家心声;如果阅读量很大,赞赏很少,说明是文字泡沫,浪费读者时间多于社会贡献,应该改正。文章好坏就是这样鉴别的,以前传统媒体隔得太远,感受不到这一点。但这些内容不适合付费阅读,商业媒体机构才那样干,因为我将这个呦呦鹿鸣视为公共的,而不是我个人的,这不是卖书,不是卖产品,不是做生意,而是为大家说人话,“人话”不适合销售,更不能强制订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