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00亿港元市值跌落至28亿 思捷环球(00330)只用了12年( 四 )

从2007年巅峰到2008年年末的一年时间里,思捷市值最大跌幅超过了70%,2008年之后的思捷进入衰败期,再也没有崛起的迹象。而期间不断套现的邢李原先后减持股份10余次,至2010年完全抛空思捷的股票,总计套现约233.28亿港元,2010年之后的思捷业绩表现已经能用惨淡来描述了,虽然之后一直有转型计划在执行,但还没出现任何效果。至此,思捷的时代已基本落幕。

从1700亿港元市值跌落至28亿 思捷环球(00330)只用了12年

最新动态

时间拉回2019年,思捷环球处境稍有改善。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公司过去一年一直在关闭无盈利店铺及优化零售店铺版图,共计关闭了169间无盈利店铺,此外14 间接受减租以及3 间减少面积,还有 20 间预期在下一财政年度执行关闭或减租。目前总可控制面积已按年同比减少14.3%,导致最新财年营收同比下滑16.3%至129.32亿元,如果刨除外汇影响的话下跌幅度是-12.9%。但是由于公司报告期的上半年还在清理旧库存,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至50.3%。

细分市场来看,德国仍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最新财年录得66.87亿元,同比下滑达14.2%,营收占比高达51.7%;德国以外的欧洲、美洲及中东国家地区,贡献收入50.12亿元,同比减少13.1%,营收占比为38.8%。而由中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台湾、澳门、泰国、印度、缅甸及菲律宾组成的亚太区表现最差,由于退出澳新市场导致净销售面积大幅减少33.3%,所以该地区收入也同比大幅下滑34.9%至12.33亿元,营收占比仅剩9.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