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理想与现实之差如何缩小( 三 )

同时,抑制房价的方法似乎也有问题。房价由供需关系决定,房价上涨说明需求大于供给,那就应该扩大供给,同时抑制需求。其他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土地是私有的,因此,在扩大供给上有难度,如香港就是这类情况,特区政府靠填海来扩大土地供给,效果甚微。但我国的土地是公有制,如果真的想扩大供给,城市的工业用地、农村宅基地等都可以转化为城市住宅用地。更何况目前制造业产能过剩,很多工业用地效率低下,为何不能转化为对住宅市场的土地供给呢?

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思路,如果宅基地改革越早,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就越快。如今,我估计即便宅基地可以转让,新增需求也不会太大,因为投资取决于预期。总体而言,如今开放宅基地,则已卖不出好价钱了。

从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反映出开发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不是太看好了。

在七月末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1、限制房地产信托融资。2、限制房企外债融资。3、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4、严控房地产开发贷。5、严控P2P(很多P2P对应房地产资产)。6、严格控制居民房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