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开始进村养猪( 三 )

工程师们尚有喘息的机会,养殖户却被大猪小猪牢牢拴住,不得不一天到晚“泡”在猪场里。

“到了猪场才发现,我们真的是一个象牙塔里的团队。”李佳隆说道,“都 2017 年了,农户还在肩扛饲料、手工拌料、手动称重,所有的环节都要人来做。”

中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生猪养殖产值占国内畜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对于中国的养殖户来说,养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耗心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大型养殖场里,平均每100头猪就要至少配备一个工作人员,对于没有形成规模养殖的散户来说,养猪更是全家上阵的苦差事。

大到猪的生产出栏,小到猪的吃喝拉撒,猪的每一个成长环节都不能离开人的监控。因此,养殖场里少不了人日夜巡舍,养殖户也往往住在离猪圈不远的地方,与猪同呼吸共进退。

举个例子,母猪生产时如果无人看护,就很有可能在翻身时压死小猪仔,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养殖户常常要亲自在猪圈旁守候到深夜。

此外,猪场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记录猪的日常数据。比如给猪称体重时,就要把猪一头一头赶到秤上,再等猪停止挣扎后才能称重,平均称一头要花 3 分钟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