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房住不炒:理想与现实之差如何缩小( 五 )

从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反映出开发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不是太看好了。

在七月末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1、限制房地产信托融资。2、限制房企外债融资。3、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4、严控房地产开发贷。5、严控P2P(很多P2P对应房地产资产)。6、严格控制居民房贷。

不过,这六项政策中,其中四项是抑制供给的,只有最后一项是抑制需求的,严控P2P,似乎对供需两方面都有抑制作用。抑制供给的结果,导致供给减少,供给商的成本提高,最终使得房价上涨。而要让房住不炒,最有效的手段应该是让房价下降,就像股票指数下跌交易量就会萎缩一样。

因此,我觉得要实现房住不炒目标,缩小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应该扩大供给抑制需求,而不是大力度抑制供给,同时又小力度抑制需求。

当然,由于宏观调控往往是多目标的,抑制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房地产,应该是为了让信贷资金或社会资金脱虚向实,从房地产领域流向实体经济。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资本永远是逐利的,要让资金从房地产领域离开,如果没有比房地产投资有更高的收益风险比,谁愿意离开房地产领域呢?

推荐阅读